常言道人生三大喜事:金榜题名时,洞房花烛夜,他乡遇故知。
有一个人高中状元后,又娶了公主,还遇上知己老丈人,他的人生简直走上巅峰。
可事实是:这位状元痛恨媒人十几年,直到他去世。
【资料图】
他就是中国史上649位状元中,唯一一位娶公主做驸马的状元郎郑颢。
郑颢
郑颢,他的家族荥阳郑氏从汉朝开始,就是世家大族。
等到唐朝,荥阳郑氏共出12位宰相,郑颢的祖父郑絪是唐宪宗在位时的宰相,郑颢父亲则官至兵部尚书。
郑颢本人风度翩翩、才华横溢,在他26岁那年一举考中状元。唐宣宗是爱才之人,当他见到郑颢,非常欣赏这位状元郎的修养和才华。
皇帝也有私心,正到了为自己最宠爱的大女儿万寿公生选郎君的时候。唐宣宗看着眼前的年轻人,想把郑颢变成自己的良婿。
可惜的是,郑颢已与范阳名门望族卢氏家的千金定下婚约,唐宣宗也不好勉强。
郑颢30岁时,觉得自己事业已稳定,便着手准备选个良辰吉日,娶未婚妻过门。
唐宣宗百感焦急,眼看郑颢就要成为别人家的女婿,自己又不能直接去抢人。
这时,宰相白敏中看出了皇帝的心思,主动请缨去做万寿公主和郑颢的媒人。
唐宣宗感觉这样做有些不厚道,但为了女儿的幸福,他立马下了赐婚圣旨。
随后,白敏中立马拿着圣旨,去找郑颢。
当他找到郑颢时,郑家正锣鼓喧天地办喜事,郑颢穿着一身喜服,一脸幸福地走在迎亲路上。
没错,白敏中就是在人家马上成亲的路上,给郑颢做了媒人。他也看出郑颢不乐意,硬是宣读了圣旨。
郑颢很吃惊,更多的是无奈,因为他不答应这门亲事就是抗旨,只能忍痛退了和卢氏千金的婚事,答应迎娶公主。
唐宣宗自然明白,很多人都不愿娶公主,特别像郑家这样的“五姓七望”的家族,更是不愿,更何况郑颢有意中人。
唐宣宗便在女儿出嫁前,反复叮嘱女儿,出嫁后不能刁蛮任性,要做个贤妻,更要尊重公婆。
万寿公主出嫁时,唐宣宗为了防止女儿有优越感,同时也想宣扬朝廷勤俭节约,只按当地百姓出嫁女儿的礼节办的喜事。
婚后,宣宗经常邀请郑颢进宫交谈,郑颢也一路被提拔,从银青光禄大夫,到翰林学士,再升迁为右谏大夫、迁太子右庶子等等。
当他们谈论到科举制度时,唐宣宗更是完全赞同女婿的想法。
唐宣宗
很快,唐宣宗将主持科考的大权都交给郑颢。
郑颢也没辜负老丈人的信任。他先是收集了大唐以来科考的全部资料,并整理出来。又拜访了历届礼部侍郎和状元们,争求他们对科考有利的意见。
唐宣宗对女婿的能力非常认可,便想任命女婿为宰相。
郑题的父亲知道唐宣宗的想法后,他极力反对儿子出任宰相之事。他认为儿子是驸马,如果再担任宰相一职,怕有外戚干涉内政的嫌疑,正所谓高处不胜寒。
郑颢听了父亲的建议,考虑再三,婉拒了宰相职位,唐宣宗也理解女婿的决定。
最后,唐宣宗又改任郑颢一个兵部尚书职位,并给赋予他进士头衔。
尽管唐宣宗一在事业上像郑颢的知己一样,可终究改变不了女婿婚姻的不幸福。
郑颢与万寿公主夫妻十几年,两人的感情并不好。
因此,郑颢经常在老丈人那里诋毁媒人白敏中,唐宣宗每次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看着女婿的弹劾书,无可奈何。
直到边境被多次侵扰,朝廷决定派中腹大臣去边关坐镇,深得唐宣宗信任的宰相白敏中,被选为镇守边关的最佳人选。
忧心重重的白敏中在出发前,找到唐宣宋说道:“当初我在郑颢的迎亲路上,把他追回。他因此恨上微臣。之前,臣在朝廷,他只能告状,不能把我怎样。现在我即将远去边疆,只怕郑颢会加害于我。”
白敏中一开始只是想帮助皇帝解决心事;想为状元与公主牵线,成就一段佳话。没想到,他为自己招来一个仇人。
这时,唐宣宗命人拿来放奏折的盒子,从盒子里拿出一沓又一沓弹劾书,告诉白敏中:“你看这些奏折,都是郑颢弹劾你的。如果朕不信任你,你早就被处置了。你放心吧,朕是信任你的。”
可见,郑颢把对婚姻的不满,全都发泄到白敏中身上。
后来,在郑颢的弟弟生重病时,宣宗派御医前去探望,特意交给御医一个任务就是留意公主的动静。
御医回来,宣宗便问:“公主视疾否?”御医回答:“公主外出观戏去了。”
这让宣宗大为火,自己女儿竟然这么不懂礼数,小叔子重病,她竟然去看戏娱乐,立即将女儿召回。
等万寿公主进宫跪拜宣宗,宣宗好几个时辰都不理公主,就让她那样跪着。
直到万寿公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才允许公主站起来,随后宣宗就痛骂了女儿一顿。
可惜,唐朝的最后一位好皇帝宣宗仅50余岁就患病去世,郑颢对唐宣宗的去世悲痛万分,比皇子公主们还伤心,终日茶饭不思,只要睡觉就梦见和宣宗交谈的场景。
第二年,郑颢郁郁而终,年仅44岁。
回首郑颢的一生,尽管宣宗一直看重他这个女婿,可驸马也不是那么好当的。在白敏中从破坏他的婚姻开始,他不幸的一生就已注定。
很多公主都有公主病,比较难伺候。
曾有一位唐朝公主年纪轻轻就患病身亡,皇帝怀疑公主是被害的,就把驸马刺死陪葬,可见伴君如伴虎。
郑颢并不想高攀皇家,他本应有个美好的婚姻;他出身高贵又考中状元,本应有很好的前途。
却因白敏中的一个决定毁掉了,他怎能不恨!
作者:铭慧
编辑:桢桢